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我国何时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

    信息发布者:yy8888
    2017-03-16 19:42:54   转载
    玉米在我国农作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特别重要的粮食、饲料原料、更是应用广的化工原料。随着育种技术、栽培各项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的发展,小麦、水稻逐步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机械化转变。   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初,目前玉米收获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而玉米其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我国至今未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作业,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探索从未停息。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使用玉米收获机械在田间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果穗装车脱粒、秸杆粉碎还田或回收、籽粒烘干收获等多项作业的过程。时至今日,玉米的播种(除部分山区外)基本实现了从人工点播到机械化播种的转变,而玉米的收获也逐渐从人工收穗、人工脱粒向人工、机械协同作业的收获方式转变,而机械化收获籽粒才是最终要实现的最高目标。   玉米是我国种植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从农业部获悉,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玉米机收率仅25%左右,到2012年全国玉米机收率超过40%,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我国玉米机收率已连续4年增幅超过6个百分点,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因我国地域特点,导致各省、各地玉米机收率差异很大,致使许多玉米主播区,玉米机械化收获仍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   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的前景、过程和意义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传统的人工收获逐渐无法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农民十分辛苦,他们期望机械化收获;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并且雇佣劳力越来越困难,在同样收入的情况下劳动力更倾向于进城务工而不是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加之土地集中种植的发展,更迫切需要高效率的玉米收获方式。从这些方面看,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是大势所趋。   虽然对玉米收获籽粒方式迫切需要改进,但发展过程依然需要循序渐进。玉米收获大体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完全手工收获:田间人工收获果穗,人工晾晒,人工脱粒、再次人工晾晒   2、初级半机械化收获:田间人工收获果穗、人工晾晒、机械化脱粒、再次人工晾晒   3、中级半机械化收获:田间机械化收玉米果穗、人工晾晒、机械化脱粒、再次人工晾晒   4、初级机械化籽粒收获:田间收获籽粒、人工晾晒或烘干   5、实现机械化收获:田间收获籽粒、快速脱水   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度时期,部分区域刚刚进入第三阶段。   机械化收获籽粒存在的问题   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道路的漫长与目前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的发展。   1、玉米品种不适宜机械化收获   目前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没有适合机械化收获籽粒的品种,虽然有部分品种炒作,由于多数玉米品种在依靠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大背景下选育产生,在玉米成熟时,玉米水分很少能低于28%,更无从谈到低于25%或者20%,而达到玉米安全储藏的水分指标更是相差甚远。   2、没有适合我国现状的机械化收获设备   多数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设备体积大,对玉米水分含量、种植行距要求苛刻,与目前播种机械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没有适合我国现状的机械化设备。   3、没有配套的烘干设备   即便籽粒实现了田间收获,从目前品种的水分含量,如果没有配套的烘干设备,玉米将无法安全储藏,最终籽粒收获显得毫无意义。   解决措施   3.1统一标准的建立   3.1.1育种   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参考目前国际上玉米成熟时的玉米含水量标准进行玉米品种选育的硬性指标要求。在一年一熟区域可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间,需选育适宜收获前不落棒、不霉变、不变质的玉米品种品种,在一年两熟区域除满足以上指标外,生育期应尽量缩短以不影响下季作物。   3.1.2播种设备   播种设备的播种行间距应与收获机械配套,以满足机械收获设备对玉米种植的要求。   3.1.3收获设备   在借鉴国外籽粒收获设备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现状的设备,包括品种现状、田块大小、道路现状等等,国家要对机械收获设备各种参数定出统一技术指标,包括整机指标和零部件指标。   3.1.4烘干设备(脱水设备)   最终籽粒收获后水分快速下降是保证玉米安全储存的关键,而固定的烘干设备投入和玉米的集中收获,使之投入产出矛盾较大。如果研发出机械化收获设备自带的烘干设备或脱水设备,将大大加速籽粒收获的发展。   3.1.5、下游企业的配套和国家粮食储备的跟进   实现增产增收是机械化籽粒收获的目标,在这种需求下就需要各种下游企业的配套,包括粮食加工、饲料生产、化工生产企业等等,根据自身对玉米各种指标的需求分类收购加工玉米,无法及时加工的国家要有相应合适的储备跟进,以实现玉米的种-产-收-销环环相扣。   3.2、土地集中与种植形式   虽然机械收获设备可以小型化,但小型化无疑会降低效率或者增加收割成本,因此机械化收获籽粒需要土地的相对集中。而目前在土地集中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非粮化”种植,和管理水平下降相继出现,对土地集中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是“自由、自发集中”经营,还是需要“集体集中”经营,然后选拨能胜任的人种植也许有待商讨。   3.3、风险防控   随着土地的集中种植,气候等不可控因素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无疑会给经营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需要相应保险制度的建立,以促进真正粮食生产的土地集中,以实现粮食的增产。   玉米籽粒的收获虽然大方向明确了,但是过程或许相对漫长,并不能一蹴即至,需要各方的协调努力,循序渐进走向成功。需要育种单位、种子企业、机械设备、政府引导、风险防控等多方的的共同促进,最终实现籽粒机械化收获。在推广区域上也应该先从一年一熟区域逐渐向一年两熟区域推进,或许更符合我国现状。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中国农村网,孙鹤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